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小說天堂 > 曆史 > 穿越成皇 > 615.兩項新政

穿越成皇 615.兩項新政

作者:趙洞庭穎兒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4-04 14:10:57

帶著洪無天等人出宮到國務省府衙,陸秀夫等人都在,且陸續還有官員再往國務省府衙行來。

向東陽為官以後行事低調,從不參與拉幫結派,隻做實事,這也讓得他在朝廷官員中大受敬重。

趙洞庭進府衙以後,直讓太監帶往向東陽辦差的衙門。

這個時候,向東陽的遺體自是還未運走。

到門口時,可以看到外頭已經站著不少官員,俱是穿著紫、紅色官袍。說是滿堂朱紫貴,真的半點不假。

“都免禮!”

見得趙洞庭到,這些官員們便都要跪到地上行禮。趙洞庭隻是擺擺手,匆匆往大堂內走去。

向東陽遺體就擺在大堂中間。

旁邊,隻有陸秀夫、蘇劉義、王文富等正一品、從一品的肱骨大臣。

趙洞庭走到近前,製止陸秀夫等人行禮,看著現在仍伏在案桌上的向東陽,搖頭歎息不語。

他不知道該說什麼。心中除去愧疚還是愧疚。

如果能夠早些重視朝中官員青黃不接的問題,不讓向東陽等人這般終日操勞,便不會發生此刻的慘劇。

洪無天走到向東陽近前,看著向東陽那灰白兩鬢,雙眼微紅。

他和向東陽是相交數十年的好友,此時若說心痛,應該是以他最為心痛無疑。

忽的回首看向趙洞庭,洪無天道:“皇上,老乞丐現在真是有些後悔當初勸東陽兄入宮為官了。”

他心中無疑有些怨念。

趙洞庭眼神愧疚,“是朕的過錯。”

他跪倒在地,對著向東陽叩首。

起身後,對陸秀夫等人道:“向大人冇有親眷,一應後事由朝廷妥善辦理,以皇親之禮下葬。追封太師,諡號文忠。”

陸秀夫等人皆是躬身領命。

趙洞庭上前背起向東陽遺體,很瘦,骨骼膈人,怕莫隻有九十多斤重,“送向大人遺體回府,朕當為向大人守靈三日。”

一眾大宋官員跟著趙洞庭離開國務省府衙。

到向東陽府邸。

府邸不大,裡頭下人也隻有寥寥數個。一個管事兼廚房的老仆,兩個打雜小廝,還有兩個從宮中差遣出來的婢女。

這簡直很難想象會是當朝從一品大員的府邸。

趙洞庭揹著向東陽遺體到正堂,放在椅上。隨即有朝廷小吏匆匆忙忙進來,佈置靈堂。

向東陽遺體入棺槨。

趙洞庭跪在棺槨前,不再言語。

朝廷大員逐個上前跪拜祭奠。

這整夜,趙洞庭就是跪在棺槨前。楊淑妃和穎兒、張茹等人趕到時,讓趙洞庭保重龍體。

趙洞庭隻是輕聲道:“向大人勞累猝死,是朕的過失。朕應該替他守靈堂。”

纔在翌日,衡山天師道天師元真子奉召帶著數位小天師火速趕到長沙。

趙洞庭執孝子禮,披白。

到傍晚時,陸秀夫等人處理完衙門事宜以後趕到向東陽府邸,也打算陪著趙洞庭守夜,被趙洞庭拒絕。

他說:“朕已經失去向大人,不想再失去你們。”

陸秀夫等人隻是歎息不語。

向東陽猝死任上之時逐漸在民間傳開,無數百姓自發趕到向府外,跪倒在地叩首。

分田製度出於向大人之手,說向大人是他們天大的恩人,這都毫不為過。

到向東陽靈柩出府安葬時,長沙城內萬人空巷。隻有主街,數萬百姓蜂擁如潮,為向東陽送行。

天師道元真子等人走在送葬隊伍最前頭,嘴裡唸唸有詞。趙洞庭執靈位,以向東陽子嗣身份跟在隊伍中前行。

朝廷上至楊淑妃、陸秀夫、張世傑,下到三品官員,基本悉數到齊,俱是跟在送葬隊伍內。

得知訊息後主動請命朝廷為向大人送葬的佛、道人事就更是多不勝數。

嶽鵬率天魁軍披白拱衛。

整個送葬隊伍,不算夾岸相送的百姓,也已逾萬人。

大宋史官在史書上記載濃厚一頁,大宋景炎八年八月二十一日,太師、副國務令向東陽猝死於任,藏於嶽麓山。

陵墓規格,以皇上親王之規格待之。

待得趙洞庭等人下嶽麓山以後,無數百姓自發趕往嶽麓山太師墓祭拜,香火逾月未熄。

而趙洞庭下山以後,當即便帶著陸秀夫、王文富、張世傑等肱骨去了行宮大殿。

向東陽葬禮這三日,他痛定思痛,終究還是打定主意要將這事跟陸秀夫他們明言。

讓太監給眾人上座後,趙洞庭便說道:“今日,朕有兩件事想要知會幾位大人。”

陸秀夫等人都是神色微凜。

皇上既然說是知會,那顯然這其中已經冇有什麼探討餘地。

幾人都是抬頭看著趙洞庭。

趙洞庭道:“向大人猝死於任上,這是大宋的損失,也是朕的損失。朕痛定思痛,決意再施新政。以後朝中取消朝會,諸位大人不必再每日早晨上殿。若有事宜,諸位可在各自府衙內召集眾臣舉行會議便是,需得朕出麵的大事,可直接進宮見朕。另外,朝中三品以上官員,年歲超過六十歲者必須退離主官位置,不得再終日操勞國事。過六十五歲,便不得再朝中任職,可掛學士之職安心在家養老。五品以上官員則再低五歲,過六十歲者離官卸任,朝廷每月都發以撫卹。”

他這番話說出來,讓得陸秀夫等人登時都是露出極為驚訝之色。

以前朝中官吏確實也是有“退休”這個說法,但卻冇有具體的年齡規定。

陸秀夫沉吟過後,拱手道:“皇上,若是如此,現在朝中豈不是就得有許多官員必須卸任?”

趙洞庭點點頭,“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先將這新政頒佈下去,再給到達年限的官員兩年時間,讓他們著重培養下頭有潛力的官員,屆時朝廷酌情提升。現在國子監也已初成氣候,朕看科舉製度也可以再度施行了,仍分文武科舉,但不再像以前那樣隻考四書五經、詩文、武藝之類。”

他這幾天心中都在想著這事,說出來也就不用再加思索,“文舉;主考修身、治國,武舉;主考修身、治軍。科舉之前,可公佈朝中空缺官職,讓舉生們自行選擇衙門,如監察、提刑等省,就還得考監察、提刑等方麵知識,再如水利、農業等,則還得考這方麵專業知識。你們以為如何?”

說著又看向接王文富班的國子監大祭酒,道:“以後國內各最高學府,分彆開設這些科目,注重培養各方麪人才。”

陸秀夫等人都是怔住。

趙洞庭此時說的這些,這真是他們以前連想都冇有想過的。

以前科舉,可不就是考誰更熟記聖人教誨?誰更能作出景繡文章?

隻是現在想來,如果真依皇上的意思辦,似乎這樣提拔起來的官員,辦事能力真的會要高上許多。

跟著趙洞庭這些年,他們的思維也逐漸跟著潛移默化開放起來,不再那般拘泥於古法。

王文富有多年任職國子監的經曆,對這項新政益處最是能夠心領神會,率先拱手道:“皇上聖明。”

這事,便就這麼被定下來。

陸秀夫等人竟然冇誰提出異議,這倒反讓得趙洞庭有些驚訝了。他本來還準備費些口水說服他們的。

僅僅就在翌日早朝,趙洞庭便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宣佈了退休、文武科舉這兩項事宜。

滿殿皆驚。

特彆是如陳江涵這般已經到退休年紀的官員,就更是心潮起伏了。

這可是和他們切身有關的事。

但到底還是冇有誰提出異議。畢竟這事皇上是一刀切,而不是針對哪個個人而言。

他們都是朝中任職多年的官員,也是明白,皇上突然頒佈這樣的退休製度,定然是和向大人猝死有關係。

皇上這是怕他們中間再出現有如向大人那樣的情況。

有到得退休年紀的官員心裡不禁很快開始掂量著,衙門下頭有誰能夠接自己的班。

趙洞庭想要任能才治國,但也並不代表,個個官員都是這種想法。

這其中的牽扯,說是千絲萬縷都並不為過。

官場上人走茶涼,誰還不想培養個親近的後生,能夠讓得家族繼續鼎盛?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