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小說天堂 > 曆史 > 戰國趙為王 > 第第四更)

戰國趙為王 第第四更)

作者:熙檬父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9 14:44:28

一秒記住【

WWW.81ZW.Cm

就在陳城之中暗流湧動、矛頭暗指趙國的時候,數百裡之外的邯鄲城之中,趙國的君臣對此暫時還一無所知。

趙丹今天的心情極好。

幾年前就吩咐下去的造紙術,在趙國工匠們好幾年的努力下,終於開始出現了突破。

一張看上去比較黃、而且還有點粗糙的紙張就擺在趙丹的麵前。

造紙術,被稱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對於中國乃至是整個世界的文明進步都起了極大的作用。

在趙丹的麵前站著兩名造紙工匠,這兩名工匠是特地來給趙丹介紹造紙術的。

遠古以來,中國勞動人民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在如今這個戰國時代,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已經相當普及。

這時候的勞動人民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覆捶打,以搗碎蠶衣。

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

這飄絮、脫膠的辦法,對於趙國匠人們在造紙的過程中起了很大的借鑒作用。

趙丹麵前的這張紙,就是這些趙國工匠們通過趙丹的介紹,再結合上麵的辦法,重複不停的實驗了幾年時間,改進了無數步驟之後才得來的。

根據工匠們的介紹,這張紙是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最終製造而成。

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比起絹帛紙也提高了很多。

這實際上就是曆史上蔡倫造出來的“蔡侯紙”。

想要造出這種紙,大概需要四個步驟。

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堿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

第四是乾燥,即把濕紙曬乾或晾乾,揭下就成為紙張,大功告成。

趙丹在聽完了介紹之後,迫不及待的拿起了毛筆,開始在紙上揮毫落墨,寫下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八個大字。

一口氣寫完之後,趙丹稍微的後退了兩步,打量了一下自己穿越之後的這第一部“書法作品”。

嗯,有待提升……

趙丹咳嗽一聲,收回了將這書法作品賜給麵前這兩位趙國大匠的打算,對著這兩人笑道:“如此說來,這紙張便是由汝二人製成的?”

兩名匠人之中比較年老,已經有些兩鬢斑白的那一位連忙說道:“回大王,這紙張乃是集眾人之智慧而成,臣二人不敢貪功。”

“很好。”趙丹笑了起來:“既然如此,那麼汝等一會回去呈一個有功者名單上來,所有有功之人皆賜爵一級,賞金一千。汝等領導有功,賜爵兩級,賞金一萬,另賜酒食、絹布!”

兩名匠人聞言大喜,立刻跪下大禮參拜:“謝大王!”

要知道這個年代的匠人身份地位其實並不高,在“士農工商”之中也就比商人要高一點罷了,征調隨軍的時候也是製作一些投石機之類的攻城器具,或者修理鎧甲弓箭什麼的,能上戰場立功的機會很少,獲取爵位的可能性是低之又低。

現在趙丹這一開口又是爵位又是錢,甚至還有酒食和布匹賜下,這對於工匠們來說簡直就是不敢想象的大好事啊。

趙丹微笑著扶起了這兩名工匠,拍著肩膀勉勵道:“好好乾,寡人以後還有許多東西要交給汝等,隻要汝等能夠做出來,那麼這些功勞和賞賜是絕對不會少的!對了,記得眼下最迫切的任務,就是要將這種紙給大規模的製造出來,越多越好!”

送走了兩名千恩萬謝的匠人,一直隨侍在旁的韓非忍不住道:“大王,臣有一言,不知道當不當講。”

趙丹轉頭看了韓非一眼,含笑道:“說。”

韓非道:“大王對於此等匠人,似乎過於優容,賞賜過重也。”

“賞賜過重?”趙丹一聽,忍不住笑了起來,將麵前的紙張拿在手裡,對著韓非示意了一下:“韓侍中,看來汝還是不明白這造紙術的重要性啊。”

放眼整個人類曆史,最重要的一樣東西是什麼?

是知識!

造紙術的出現和紙張的傳播,就是為這種知識的普及帶來了可能性。

《莊子·天下》曾有言:“惠施多方,其書五車。”於是後人便用“學富五車”來形容一個人的知識很淵博。

那麼問題來了,學富五車裡的這五輛馬車的書,究竟有多少字呢?

這其實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一般竹簡長約25.5厘米,寬約5厘米,厚約1.5厘米,也就是說一個竹簡的體積大約是1912.5立方厘米,而一冊竹簡一般僅有30餘字,最多可達49字。

在這個年代,車子的容積差不多是2米長,1.5米寬,深度0.4米左右,也就是容積大概是1200000立方厘米。

以此計算的話,全部裝滿竹簡可以放627.45個,5輛車的話,也就是不到3200個,即使按一個竹簡50個字算,也才16萬字不到。

十六萬字是什麼概念?以後世網文的標準,一本書上架的字數是20萬以上。

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網文讀者讀一本網文讀到上架部分,那麼他的閱讀量就已經超過了這位“學富五車”的古人惠施了……

這十六萬字,用竹簡來裝要五車,可如果用後世的那種書籍的話,也就是一本普通厚度的書罷了。

這就是紙張和竹簡之間的巨大差距,更不要提紙張容易書寫、方便攜帶等等其他優點了。

有了紙,知識的傳播就能夠大大加快,對於整個社會的發展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除此之外,之所以現在這些士人們這麼牛皮哄哄,一個兩個不甩國君們,那還不是因為這年代的知識掌握在士人和貴族階層的手裡麼?

說白了,官位多,但是有知識有能力勝任這些官位的士人們少,所以國君們纔不得不一個個屈尊紆貴,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

如果能夠像後世那樣大規模的培養出大量的文人,並且從這些文人之中通過競爭來選拔官吏的話,那麼這士人們還會這麼拽?

到時候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哭著喊著要抱國君大腿的就是士人們了。

趙丹越想越是高興,對著麵前仍舊有些不以為然的韓非笑道:“韓侍中且看著罷,很快,這紙張便會發揮出巨大作用了。”

說著趙丹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既然有了紙,那麼造紙術的好搭檔印刷術應該也可以出現了吧?

http://m.81ZW.Cm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