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小說天堂 > 靈異 > 主宰漫威 > 三七三章 隻是不喜

主宰漫威 三七三章 隻是不喜

作者:度方 分類:靈異 更新時間:2024-03-23 18:59:10

WWW.cmxsw

所謂哀牢,不是哀牢山,可以看作是後來的老撾。南掌、真臘,可以看作是泰國和柬埔寨。

這三個南越之國,其中哀牢與大夏接壤,其麵臨的形勢與安南的鄭氏一般無二。

西南戰區張石所部秉持嬴翌的意思,自屯兵邊境以來,便屢屢尋釁,讓哀牢又驚又怕。

於是亦來朝貢,分明求饒。

南掌與真臘受到影響,亦然。

“南越麵積不小,抵得上神州的兩個州治。”嬴翌道:“滅倭之後取南越,非一隅,而是全麵進攻。一鼓作氣將南越半島儘數拿下方是道理。”

“首當其衝便是哀牢與安南鄭氏。”嬴翌道:“此小國寡民,不足為懼。然地域寬廣,又多雨林茂密,環境陌生。隻張石西南戰區,怕是不好轉圜。”

軍機府讚畫司的旁聽一直冇說話,此時聞言道:“陛下,江南戰區周都督所部亦屯兵廣西。”

嬴翌擺了擺手:“朕知道。”

然後道:“周力移師廣西,屯兵憑祥州,坐鎮鎮南關。可如此一來,江南戰區便名不副實。”

頓了頓,道:“朕意再次擴軍,諸君以為如何?”

眾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不言。

若要文官來說,大抵是不願意的。但大夏軍政分離,作為文官,不好直言軍方之事。然嬴翌聞起來,又不好不答。

鄭允芝作為天官,沉吟片刻道:“陛下欲擴軍幾何?”

嬴翌道:“再擴三大戰區。”

軍機府的立刻抬起頭來,露出驚喜之色。

便聽鄭允芝道:“三個戰區編製,便是十四萬四千正兵,合後勤一應人員,少則十五萬。陛下,如今帝國發展如火如荼,人力物力正是緊張,此時擴軍十五萬,擔子可不輕。”

眼下帝國海路大軍有十大戰區,加上禁衛軍便是十一個戰區編製,總人數五十餘萬。較之於大夏疆域廣茂,兵力不但不多,反而嫌少。然而正如鄭允芝所言,如今帝國人力物力緊張,正兵十五萬擔子很重。

嬴翌頷首:“朕自然知道。然國家兵事,不可不察。五十餘萬總兵力,畢竟太少,總是要擴充的。周力移師廣西之後,江南便無大軍坐鎮。且藏地亦捉襟見肘,西戰區錢嶽轉圜不過來。西北戰區鄭九亦然。”

眾臣聞之,皆無言。

這是實際存在的問題,是不能夠忽視的。大夏的軍隊的確強橫,放眼世界絕無敵手。然人數是個大問題。

不說對南越半島的戰事,單說西邊和北邊,那麼廣袤的領土和漫長的國界線上,竟然隻有兩個戰區不到十萬人的兵力。也難怪錢嶽和鄭九轉圜艱難。

要知道,從宣大至疆北甚至與波斯薩法維王朝交界的西邊,都是鄭九西北戰區的防線。這條防線長達萬裡,卻隻有正兵四萬八千人。

錢嶽亦然。藏地與身毒的邊界線至西邊的薩法維王朝呼羅珊地區交界處,也有萬裡之遙。

擴軍正如嬴翌所言,勢在必行。

嬴翌計劃擴軍三個戰區編製,其中兩個戰區都是為了藏地和西北。

帝國疆域龐大,接壤的國家就越多,麵臨的局麵就越複雜。就說大夏帝國如今,東北便不說了,滅了東虜、朝鮮,除了隔海相望的日倭,再無外國。

南邊便隻南越半島及南洋諸群島,這裡的局勢也很複雜。

至於西邊、西北和藏地,就更加複雜了。

便說西北,如今鄭九已冇有多餘的精力繼續尋釁瓦剌人,已轉攻為守,冇有更多兵力繼續拓展疆域。鄭九麵臨的,除了漠北的瓦剌人,最大的勢力便是西邊的波斯薩法維帝國。甚至連瓦剌人北邊的克裡木汗國,也在此列。

錢嶽所部西戰區,麵臨著身毒的莫臥兒帝國及西邊的波斯薩法維帝國。這兩個都不是小國,壓力不輕。

嬴翌有雄心壯誌,整個星球都在他的眼中。但他冇有分身萬千之術,因此他需要軍隊,需要更多的軍隊。

但嬴翌並非單純的窮兵黷武。也知道如今帝國內部的形勢。

否則一次性擴軍便不止三個戰區編製,三十個都有可能。

“此事就這麼定了。”嬴翌乾綱獨斷,道:“兵部和軍機府做好一切準備,開年豐收之後便著手擴軍之事。”

“遵天子令!”

擴軍,對於如今的大夏而言,就物資方麵,倒冇什麼壓力。主要是在人力方麵。

各方麵的大建設,將整個帝國都調動起來。加上上千萬奴隸,才能夠平順維持。

雖說隻征兵十五萬,看似比例不大,但實際上肯定會造成一些影響。

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會造成什麼影響,牧政院自然會撫平它。

要不然嬴翌要這些大臣吃乾飯的麼?

倒是有大臣建議,道:“奴工營有奴隸一千三百餘萬,或可”

嬴翌直接否決:“軍隊不需要奴隸。”

或許是嬴翌敏感,或許是嬴翌太過皇漢。實際上,用奴隸或者類似於奴隸的族群作為軍隊驅使,曆史上不是冇有。

漢朝有,唐朝也有。

漢朝打服周邊蠻族之後,驅使其為帝國作戰,美其名曰:義從。比如湟中義從,便是湟中羌人。南匈奴也是這麼個道理。

唐朝更進一步,李唐接納一切外族,並付諸巨大的權力,驅使他們鎮守邊疆、作戰。

但這兩個朝代在嬴翌眼中,都是前車之鑒。

漢朝強盛的時候,那些被當作附從、奴隸驅使的他族軍隊老老實實服服帖帖為漢朝賣命,甚至不少人都登臨中樞,成為漢朝的死忠,這可以說是民族大融合的成果。

然而再看,到了漢朝末年,國家衰弱的時候,這些曾經被驅使,被融合的,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就反了!

五胡之亂,其中好些個曾經都是漢朝的奴族。

唐朝更慘,到李隆基後期,國家一大半的兵力竟然都掌握在歸附的外族人手中!

自然有忠誠的。但不忠的更是一大把。安祿山,史思明,可都不是漢人啊!

前車有鑒,嬴翌永遠不會相信外族人。

誠然,大夏與漢唐不同,嬴翌更不同於劉家李家的,但嬴翌就是不喜歡軍隊被汙染。

實際上他能夠完全掌控軍隊,就算奴隸立了軍功拔擢了高位,念頭一動就打落凡塵。但嬴翌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http://m.cmxsw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